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大概没想到,他那句“500%关税”狠话,非但没让中国代表团退缩,反而被中方一句话怼了回去——“能源自主权不可谈判”。更讽刺的是,就在美方威胁的同一周,中俄海军宣布将在太平洋搞联合演习。这哪是什么经贸谈判?分明是一场刀光剑影的博弈,而中国用行动证明:威胁?没用。
贝森特在第三轮中美经贸谈判中撂下狠话,称若中国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,将面临最高500%的关税。
特朗普(资料图)
首先,法律上站不住脚。美国想用国内法管全球贸易,但中俄能源交易80%已改用人民币或卢布结算,根本不经手美元体系,美方的制裁工具就像没装子弹的枪。其次,经济上自损八百。2025年美国通胀仍高达4.5%,若真对中国加税,首当其冲的是特斯拉、苹果这些在华美企——上海工厂的成本可能暴涨20%,供应链直接崩盘。更别提中国手握稀土王牌(全球90%的加工产能),随时可以反制。
展开剩余74%最尴尬的是,盟友根本不跟。欧盟拒绝配合对俄油限价,印度甚至趁机狂买打折俄油(2025年进口量同比增35%)。贝森特的威胁,本质上是一场“政治表演”,演给国内选民看,但中国压根不接戏。
美西方总爱把中俄能源合作描绘成“政治站队”,但数据不会说谎,这不是什么“挺俄”,而是赤裸裸的刚需。
成本优势太明显。俄油到岸价比中东原油便宜,一年能省下近百亿美元。更关键的是,中俄能源贸易已深度绑定人民币,直接助推人民币跨境支付占比在2025年飙升。这哪是买石油?分明是在挖美元霸权的墙角。
特朗普(资料图)
美方最气的还不是这个。他们真正想逼中国买的,是美国页岩油。但问题是,美国油每桶成本65美元,比俄油贵近一倍,靠政治施压强卖,中国企业又不是冤大头。难怪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直接回怼:“关税战没有赢家”——潜台词是:你美国自己先算算账吧。
中国回应美方威胁的速度,快得让外媒咋舌。谈判结束,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记者会上三句话定调:
1. “中国将根据自身国家利益采取能源保障措施”——别指手画脚;
2. “胁迫施压解决不了问题”——威胁对我无效;
3. “关税战没有赢家”——2018年贸易战的教训,你美国忘了?
更绝的是军事信号的配合。就在外交表态之际,中国国防部宣布:中俄海军将于8月在太平洋举行“海上联合-2025”演习,部分参演舰艇还将执行联合巡航。虽然官方强调“不针对第三方”,但谁都知道,在美方威胁能源安全的节骨眼上,这场演习就是最直白的警告——中国有能力保卫自己的海上能源通道,包括马六甲,也包括太平洋。
这场博弈短期内难分胜负,但趋势已经清晰:
• 美方陷入两难:加税则通胀爆炸(CPI或冲上6%),不加税则国内被骂“对华软弱”;
• 中方底牌充足:稀土管制(可卡死F-35生产线)、市场准入(特斯拉数据安全审查)、技术突围。
特朗普(资料图)
更深远的影响在于,美方的疯狂制裁正在加速全球去美元化。2025年各国央行抛售美债规模创15年新高,连印度都用卢比买俄油了。贝森特挥舞“500%关税”时,或许没意识到:他正在给美元霸权敲丧钟。
这场围绕俄油的较量,本质上是一场规则之争。美国还想用20世纪的霸权手段逼21世纪的中国就范,但中国用行动定义新规则:
• 主权问题没得谈——能源命脉必须自己掌握;
• 发展利益不让步——14亿人的现代化进程不可阻挡;
• 多极化世界已成定局——当欧盟拒绝站队、印度狂买俄油时,单极霸权早已名存实亡。
最后用外交部那句话收尾吧:“胁迫施压解决不了问题”——不是中国在挑战美国,而是美国该学会,如何在一个不再唯它马首是瞻的世界里,学会平等对话。
发布于:江苏省东南配资-实盘杠杆配资平台-配资平台下载-国内大的证券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