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最近在外交圈里又花了不少心思,专门去游说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,劝大家别去参加中国9月3日的抗战胜利大阅兵。这操作看着就让人困惑——你问他们原因,说穿了就是怕中国把二战的事情再翻出来,把日本在过去战争里的表现摆到台面上,让世界重新回忆起那段不太光彩的历史。日本一方的说法很直接,说中国对历史太纠结,总是把反日情绪摆出来,他们不喜欢,不想再提。但问题是,历史这东西本来就不是一句“让它过去吧”说说而已,尤其这种有很多老兵、见证者还在的年代,想一刀切断,好像没那么简单。
其实中国的9月3日纪念活动,每年都挺受关注。各国不仅有外交官参加,也有老兵亲身前往。大家在博物馆里,看那些旧照片、军服、防御工事模型。很多来过现场的人都说,没什么复杂的宣传,就只是把那些历史摆出来,让大家看看。说白了,纪念也不是为了拉仇恨,只是让后人记住那段不容易的往事。人都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,看到这些东西,心里头总有点说不出来的滋味。八十年过去了,越来越多的见证者离开,只剩下这些物证和照片陪大家走进记忆的长廊。
而日本这一边,对待历史的态度说实话挺让人摸不着头脑。别说普通人,连不少欧美政要都多少有点看不惯。德国总理曾经在战争纪念地跪下,以行动悔过,他们算是老老实实面对历史。但日本的一些领导人,态度总是忽左忽右,今儿承认一嘴,明天又变卦,要么模糊事情真相,要么改教科书,把细节变得有头无尾。还有每年跑去靖国神社拜拜,明眼人一看就懂什么意思。这回更绝,不光自己低调,还努力让其他国家也低调,不去中国这场纪念。好像只要大家不提、没人参加,历史就会自顾自地消失了。这心思有点过于天真。
外交场合里,日本这番运作并没太多成效。欧美国家有自己看待历史的立场。亚洲一些受日本侵略影响最深的国家,更是早就心里有数,你喊喊没啥用。俄罗斯每年还自己搞红场大阅兵,美国也没闲着,每逢重要日子就纪念一把。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,各国按自己方式祭奠历史。你说中国再搞个盛大的纪念活动,老兵过广场,外交官观礼,那是对过去一段艰难历程表达尊重。活动现场气氛挺庄重,大家都知道那是对牺牲和勇敢的人的敬意,不是往伤口撒盐,更不是要争风吃醋。现场陈列的物品其实也很简单,老衣服、信件、模型,没见多少大词堆砌,就是一份朴素纪念。
到了活动当天,不少国家代表还是照常来。日本虽然多方游说,也只能眼看着人家三三两两到场,还有些准备在正式场合亮相。各国选择不是收张通知就变卦的,大事面前哪里会那么容易被左右。历史没法随便删改,曾经留下的档案、照片,还是会在展馆里静静等人去看。人们在纪念馆里看着那些泛黄的物品,不论是不是专业学生,心里头总会生出些沉默。没有人人都要发表长篇感慨,但回忆的动作却很日常,就像饭桌上老人说当年的故事,听着不觉中就知道岁月变迁。
这种矛盾,外人看得其实很清楚。日本外交部总说要面向未来,结果转身又不让别人提过去的事,感觉有点自己跟自己较劲。谁都明白,历史不是说过去就真能过去的。有些东西早已变成共同记忆,就算你力推遮掩,也无法让大家改掉本能。正如俗话说,纸包不住火。褪去那些官方说辞,其实就是对过去难以直面的后遗症。
世界各地,到了9月3日这种节点,总会有不同群体用自己的方式纪念。有的人比较隆重,有的只是静静地在展馆走一圈。无论方式如何,大家都想表达一种敬意和温情。不是为了斗气,更不是要世世代代把恩怨拉下去。就像博物馆的陈列,不管谁用什么心态去看,都能从那些老物件里读出历史的泛黄底色。老兵的故事还在流传,档案文件还在等后人一页页翻开。纪念活动就是一座桥梁,让过去和现在搭起对话,每个人都能选自己的方式参与其中。
说到底,日本担心世界记住那段历史,也许是怕自己再被追问。但大势所趋,不是你一句话就能挡住的。世界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,谁愿意来谁就来,谁想表达就表达。你在一边晃着小旗子劝阻,该来的总会来,该记住的也总会记住。老兵的身影会继续穿过广场,外交官的脚步还会踏进纪念馆。历史的档案安静地躺着,见证者的口述陪着人们度过那个特别的日子。
所以中国的这场纪念,不是为了争口气,也不是想制造新恩仇,而是希望每个人记住和平多来之不易。日本的游说蛮拼,但终究只是自说自话,挡不住全世界的大潮。那年的投降书签字场面,照片还挂在博物馆里,每个看过的人都记得那个节点。大家纪念的,是付出的勇气、失去的亲人和得来的和平。这些东西,比什么宣传战、外交套话,都更有分量。
其实,纪念也是一种集体本能。谁都不可能说忘就忘,就像家里的老旧照片,一到逢年过节总要翻出来看看。活动结束,你可能不会带走什么实物,但心里肯定多了一点对历史的沉思。日本可以继续自己的小算盘,世界照样有自己的方向。大家有过去,也有对未来的表达方式。最终留下的,是展馆里微微发黄的档案,以及广场上刹那间的敬礼。
世界还在转,历史依然不会缺席。
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,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,请提供相关证明,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。
东南配资-实盘杠杆配资平台-配资平台下载-国内大的证券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